源坊趣遊 Franz's Travelling

準備行裝 ~ 遊山玩水 life is lol


1 Comment

香港人東莞莞城換中國駕駛証

前兩天終於去了換証,因為香港人是免試換証,所以只要在去車管所前帶齊文件及交費後,三個工件天就可以取得中國駕駛証。

換証前先要準備好 4樣東西
1. 境外人員臨時住宿證明
2. 相片及數碼相片回執
3. 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証明
4. 香港身份証,回鄉卡 (証),香港駕駛執照副本

1. 境外人員臨時住宿證明
2011年年頭開始,香港人換中國駕照需要提供「境外人員臨時住宿證明」,即類似內地的「暫住証」。以前香港人通常換証會到深圳例如文錦渡或西麗等車館所辦理,但現在需要 「暫住証」後,故要先到小區所屬派出所申辦這份「暫住証」。
「境外人員臨時住宿證明」需要四份文件: 1. 所住或租的小區管理處發出來的居住証明 2. 兩吋白底照片 3. 回鄉証的副本 4. 房產証或租約原本
若在深圳沒有買樓或租樓,又或者沒有朋友在深圳有房產,那就不能在深圳辦駕照。若在東莞有樓或者有朋友在東莞或者其他地方如惠州有買樓或租房,就可以辦理完居住証明後到派出所申辦 「境外人員臨時住宿證明」。我因為在東莞南城租樓,於是便去所屬派出所辦理,十分鐘就ok,而且免費。

2. 相片及數碼相片回執
在東莞很多地方都有照相店可以照辦駕駛証所需的相片,但照完相後一定要取數碼相片回執。價錢由15至35不等,視乎快慢。

3. 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証明
要去醫院做體檢,15元一次,體檢只是驗一驗眼睛,看看有沒有色盲,量一下高,看看四肢有沒有問題。若在莞城做體檢的話,建議去東華醫院旗峰分院做  (地圖位置: http://g.co/maps/888vx),那裏很少人去。先到四樓登記,然後去二樓交費,再到五樓的五官科和內科做體檢,再到四樓護士辦事處蓋章。因為醫院裏沒有指示,所以要到處問護士。

4. 香港身份証,回鄉卡 (証),香港駕駛執照副本
三張証要覆印在同一張紙上,正反面都需要

辦理好以上四份資料,就可以到東莞位於東城的車管所 (地圖位置: http://g.co/maps/xhksy) 換証。入去後到駕駛員業務廳填辦理表格,表格可先在網上下載或現場問職員索取,我建議問職員索取,因不知在那個網才下載得到。填完表格先問職員免試換証在那個窗口辦理,不要見到一堆擁過去就去那個窗口,通常幫香港人換証有個專門辦理窗口,而且很少人辦,簽幾個名,交人仔490後就可以等三個工作天取証。

image


Leave a comment

秧歌

剛看完張愛玲的秧歌,對二戰後中國進行的土改有着多一點的認識。

從小到現在, 我十分喜愛中國歷史,唯獨對中國近代史沒有興趣,尤其是近五十年的歷史。以前對中國的近代史只是靠從中學的中史科堂及電視紀錄片而略知一二,當畢業後到國內工作幾年後,看見國內人對毛澤東十分尊敬,亦引以為榮,但另一方面我發現國內有很多優良傳統文化就是經歷毛澤東時代而失去及遭人淡忘,這令我有着很大的興趣想知道這段時間中國是過着怎樣的日子,於是我開始與我的內心拼爭,慢慢開始接觸中國的近代史。

秧歌,悠來已久,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舞隊由十多人至百人組成,分演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變換隊形,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元宵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在陝西南部,有些地方在婚嫁儀式甚至喪禮上亦會跳秧歌。

秧歌源於農業勞動,即農民插秧、耕耘的勞動生活,又與古代祭祀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及後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而從由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

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

秧歌在豐寧滿族自治縣滿族聚居的地方,還有「徒步」和「高蹺」之分。孟村和大廠回族自治縣流行大秧歌,孟村還有花燈秧歌。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自明末努爾哈赤在撫順境內崛起,到「滿洲」族形成,滿族人繼承了由其先人女真人時期流傳下來的民間舞蹈「莽式舞」。康熙初年間漢人楊賓在東北生活過一段時間,著有《柳邊紀略》。《柳邊紀略》(卷三·十五)中記載了當時「柳條邊」(含撫順地區)流傳的「莽式舞」的舞蹈動作和表 演形式;滿洲有大宴會,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曰莽勢。清王朝統一全國後,東北地區較為安定,滿族民間在原有民間舞 蹈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從表演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一些史料,如:《柳邊紀略》、《奉天通志》等多 有對滿族秧歌的具體描述。

1936年鉛印本《興京縣志》(興京縣現為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記載:正月十五,家家供獻元宵,通懸燈結綵,鄉人作劇曰」太平歌「,謂可驅逐邪疫。《興京縣志》所稱的「太平歌」既是撫順滿族地秧歌,是近 代地方史中對撫順滿族地秧歌最直接的記錄。上世紀八十年代,撫順滿族民間舞蹈集成調查時更是發現,撫順滿族地秧歌傳承悠久。生於1926年的新賓滿族自治 縣滿族秧歌老藝人周榮甲(已 故),14歲時即拜師學習滿族秧歌。他和老藝人楊傳芳(已故)曾回憶說:「我們所知老韃秧歌約有二百多年歷史,主要是老罕王努爾哈赤在新賓赫圖阿拉登基稱 汗,創建了八旗,兵民一體,打了勝仗或逢年過節,就要喝米酒,唱歌跳舞,漸漸就變成了地秧歌。鼓樂一響,由韃子官率領,就扭起來唱起來,這也是一種與民同 樂的方式,所以說:韃子秧歌’就是滿族秧歌。」

1986年,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順市資料本審稿會議上,遼寧省的秧歌專家們對這種民間舞蹈進行了科學分析、鑒定,認為撫順地區的秧歌服飾上佩戴八旗旗標,表演中施「打千兒禮」、「抱腰禮」,是鮮明的 滿族特徵;動作中特有的動律-揚、蹲、跺、盤、擺、顫,具有濃郁的滿族人民漁獵生活和社會活動方式之特色,可以做為撫順地區滿族人民的代表性民間舞蹈。鑒 於尊重少數民族的政策,不稱其為「韃子秧歌」,正式定名為「滿族秧歌」。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撫順滿族地秧歌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都很悠久。

伸延閱讀: 老北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