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坊趣遊 Franz's Travelling

準備行裝 ~ 遊山玩水 life is lol

河南古城之旅 – 第五天:「千年帝都」洛陽 (壹)

Leave a comment

洛陽地處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雒陽」、「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洛陽建城歷史有4000多年,自夏商周以來曾有13個朝代在此定都,定都歷史有1529年, 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知,華夏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泉,河即黃河,洛即洛水。

不說不知,原來日本的京都別名是洛陽。在日本歷史於平安時代的平安京分為左京和右京兩部分,分別仿照洛陽和長安建造,後來右京的「長安」衰落,只剩下左京「洛陽」。由於古都洛陽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大名帶兵入首都京都稱為「上洛」。上洛是諸如武田信玄等戰國大名追求的目標,如同中國春秋時期的問鼎中原(稱霸諸侯)。同樣,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區被稱為「洛中」。京都府內至今仍隨處可見諸如「洛東」、「洛西」、「洛南」、「洛北」、「洛中」、「洛陽」之類的地名。

因今晚會留在洛陽過夜,所以早上不用一早起。我們上9:30才出發,在這個旅程第一次這麼遲起來,先去吃一些早餐。我們走到旅館旁邊的一條街,那個區有點舊,使我不能不去了,哈哈!

我們找了一家麵店,這裏似乎都做熟客生意,叫了麵是要自己端出來的,味道還可以

白馬寺

我們的第一個景點是白馬寺,從中州東路可以坐56或58號,票價2元,終點站便是白馬寺。

白馬寺 (位置:白馬寺,網頁:http://www.chinabaimasi.org) 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寺」。

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明帝曾夜夢金人,身高六丈,頂佩白光,自西方飛來。大臣傅毅認為這是西方的佛,漢明帝遂「感夢求法」,令「蔡愔」、「秦景」、「王遵’等十餘人於永平七年(64年)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他們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得佛經佛像,於是相偕同行,以白馬馱經,並於永平十年(67年)來到當時的京城洛陽。為了給兩位高僧一個居住和譯經的地方,漢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門外按天竺式樣建造了一組建築,以僧人們暫住的「鴻臚寺」的「寺」字稱之,為了紀念白馬馱經之功,便將這組建築命名為「白馬寺」。

北魏時期,洛陽諸寺中,白馬寺的香火最為隆盛。唐朝時,武則天任命她的男寵薛懷義為白馬寺的住持,並在垂拱元年(685年)為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這時的白馬寺發展到了歷史上的頂峰,建築宏偉,有僧眾千餘人,並吸引各國的佛教徒前來朝拜。民國時,白馬寺逐漸冷落蕭條,殘敗破亂。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切宗教活動均予以停止,白馬寺被毀,包括有千年歷史的遼代泥塑十八羅漢、兩千年前印度高僧帶來的貝葉經、稀世珍寶玉馬在內的所有佛像、經卷、文物都被破壞,寺廟也差點被燒掉。

白馬寺門票50元,我們買了票後,便進入白馬寺景區。白馬寺的山門是牌樓式的三洞弧券門,山門內便是白馬寺的主體建築。

寺門外有兩匹相對而立的青石馬,形態溫順,相傳為漢代的馱經之馬,實為北宋太師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

我們去的時候天王殿、大佛殿等多個殿都在修葺,有些地方更是爛地多塊

山門後便是天王殿﹐正在重修,我們進不了看。原來天王殿在明代之前是白馬寺的山門,明朝時期在它的前面又建了一座山門,於是原山門就改稱天王殿。

寺院看去來很有古舊的感覺,好像很有歷史底蘊。

經過大佛殿,大雄寶殿便到了接引殿。接引殿在一般的寺院中較為罕見。它裡面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該殿在清同治年間毀於火災,光緒時重修,是寺中修建時間最晚、規模最小的佛殿。

然後便來到清涼台,相傳這是漢明帝少年時的避暑讀書之處,後來讓給兩位高僧下榻。毗盧閣為重檐歇山頂建築,殿內供奉著「華嚴三聖」,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清涼台後新建了藏經閣、法寶閣各一座,供奉著泰國佛教界贈送的中華古佛和印度政府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這兩處我們去的時候才剛峻工,閣前還是爛地。

於是我們去了白馬西邊的印度風格佛殿去參觀,這個佛殿現為白馬寺景區的一部份。佛殿由印度政府提供5000萬盧比的資金支持,並由印度的設計人員設計,2010年落成,裡面供奉一尊高達4.5米的釋迦牟尼坐像。

而白馬寺另一邊亦正在建一組泰國建築特式的佛殿。

而在白馬寺以東,有一個齊雲塔,白馬寺的附屬建築,現圍着齊雲塔有一齊雲塔寺,經由牌坊沿路一直入。因之前齊雲塔塔體傾斜,我們去的時還是在大修階段。

再會經過一道橋,橋上亦築有一院。

過了橋便是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外有很大片園林

經過這個解脫門,便進入齊雲塔主區

因為齊雲塔在大修,我們不能近觀

在白馬寺的斜對面,是唐朝名相狄仁杰的墓

白馬寺號外

以下一幅圖在白馬寺山門外拍的

這些人拿在斧頭在地上敲,原來他們是用人力把地上的石塊弄得像古代殘殘舊舊的

以下這幅是在大佛殿口拍的

他們拿着斧頭是將木門上新髹的漆刮去,這樣可以顯行建築很像是舊的

我們見了這些後,在白馬寺遊覽的時候感到興緻索然,一切都是假象呢…

關林

遊完白馬寺,我們坐58號車 (2元) 到終點車,來到今天第二個景點,關林廟。

在關林廟的附近,很多店舖的名字都和關羽有關

關林廟 (位置:關林廟,網頁:http://www.guanlin.org/index.html) 是武聖關羽的葬首之所,而在關羽墓前植有古柏千株,故稱關林。關林廟前有一個大廣場,廣場中間有座舞樓(又稱千秋鑒樓),建於乾隆五十六年,是舊時百姓為關老爺獻戲的場所。闗林廟門票20元。

大門旁有「忠義」「仁勇」大字,居民就在這廣場遊玩打牌

大門兩側現存洛陽地區最大的一對明代漢白玉石獅,關林大門建於清代乾隆五十六年,門板上排列的81顆金色門釘為帝王禮制。

進入大門後便是儀門,儀門前有一對鐵獅,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物品。

儀門取「有儀可像」之意,是當時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的場所。而門額上的「威揚六合」匾,則是清慈禧皇太后的御筆。「六合」指東、西、南、北、上、下六方,意思是關羽的聲威、神勇揚於天地之間。

過了儀門是拜殿,拜殿前是一條石獅甬道。拜殿的大門和側門都刻了關羽當年的事蹟,拜殿為祭祀關羽時百官僚屬謁拜之場所,又稱為「啟聖殿」。拜殿內還懸掛有乾隆十五年巡幸中州時御書的「聲靈於鑠」匾和「翌漢表神功龍門並峻,扶綱伸浩氣伊水同流」的對聯。

那些石獅都給信眾綁上紅絲帶祈福

關林大殿又稱正殿,與拜殿相連,在大殿門板上分別雕刻「桃園結義」、「水淹七軍」、「三顧茅廬」、「單刀赴會」等12幅關公故事

穿過大殿,就到關林二殿了。殿門懸有光緒皇帝手書的「光昭日月」匾額。

二殿佛龕內塑關羽財神像一尊,關平、周倉肅立左右。

旁邊有一個娘娘殿﹐娘娘殿供奉關羽夫人胡氏、女兒虎女和兒子關興。關羽夫人胡氏,被人們奉為「百病娘娘」,洛陽百姓祭祀她以求子嗣。

娘娘殿對面是五虎殿﹐五虎殿供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

關林廟最後一座殿宇是春秋殿,即為三殿。殿的大門很有特式

殿前兩株古柏造型奇特,為旋生柏和結義柏。旋生柏因其乾枝螺旋式生長,故有關公在此乘氣升天降妖伏魔的神話傳說。

結義柏干分三枝,大小相若,代表劉關張三人結義的情義,故稱「結義柏」。

三殿後是關冢。關塚前立有兩座石坊,前方的為明代欽差太監胡濱所立,上書有「漢壽亭侯墓」五字。

後面的石坊是清代三韓弟子高鎬所立,上書有「中央宛在」四字。「中央」指的是首級,「宛」為依然,「中央宛在」意為關羽的首級依然葬在這裡,關羽忠義仁勇的精神仍然長存人們心中。

塚前的石墓門為康熙四十六年所立,額題「鍾靈處」。墓門兩側刻有「神遊上苑乘仙鶴,骨在天中隱睡龍」的對聯,表達了人們對關羽的思念之情。石墓門上留有兩個投幣用的小孔,左為祈求平安,右為求財。

墓冢兩旁還有一對石獅子

來過關林廟,看以看到民間把闗羽極度神化,視之為多方面的神

 

河南古城之旅 – 第一天:鄭州;開封

河南古城之旅 – 第二天:「七朝古都」開封 (壹)

河南古城之旅 – 第二天:「七朝古都」開封 (貳)

河南古城之旅 – 第三天:「東都鎖鑰」鞏義

河南古城之旅 – 第四天:「文武之鄉」登封 (壹)

河南古城之旅 – 第四天:「文武之鄉」登封 (貮)

河南古城之旅 – 第五天:「千年帝都」洛陽 (壹)

河南古城之旅 – 第五天:「千年帝都」洛陽 (貮)

河南古城之旅 – 第六天:「萬夫莫敵」靈寶函谷關

 

Leave a comment